北京二手房買賣中介經紀人張海,最近明顯感到生意清淡了很多:“6月就帶了4位客戶看房,到現在還沒成交一單”。這與他今年前幾個月的忙碌形成鮮明對比:3月份最忙的時候,張海一天工作15個小時以上,從早到晚都在忙著看房、簽約。 張海所感受到的市場“淡了”,是中國主要城市房地產市場“退燒”的一個縮影。隨著南京、蘇州、上海、深圳等地陸續(xù)勒緊樓市調控“韁繩”,春節(jié)過后席卷一二線樓市的“漲價搶房潮”逐漸降溫,躁動的樓市開始走向平穩(wěn)。 官方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漲勢放緩,一二三線城市房價漲幅全線收窄。觀察人士指出,從樓市本輪“走出低谷-加速升溫-漲勢放緩”的過程可以看出,一套“中央管宏觀、地方為主體的差別化調控政策”正在逐步走向完善。 去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并指出,要化解房地產庫存,促進房地產業(yè)持續(xù)發(fā)展。同年12月中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化解房地產庫存”定為2016年中國經濟工作五大任務之一。今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指出,有序消化房地產庫存。 隨后半年多時間內,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有助于庫存消化的政策陸續(xù)出臺。政策暖風溫暖了樓市,三線城市巨量的庫存終現松動。國家統計局發(fā)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樓市庫存已經連續(xù)多月下滑。 一系列政策在出臺時有意避開了庫存問題不大的一線城市,而預期轉向等因素還是讓一二線樓市出現價量齊升的旺銷狀況。 對于部分樓市的波動,一位智庫專家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指出,問題其實并不出在“去庫存”上,本輪一些樓市大幅上漲的根源也不在于房地產政策本身。這位專家認為,事實上,樓市真正過熱的地區(qū)是少數城市,多數地方仍在與高庫存“作斗爭”。而個別地區(qū)樓市過熱的關鍵性背景在于貨幣超發(fā)和實體經濟吸納資金的能力不足。加之一二線熱點城市土地供應少、地價高,在樓市政策偏暖的信號注入后,就導致資金大量流入這些地方的樓市。 應該看到,地方開始主動作為,在樓市調控中承擔起“主體”的作用。過熱地區(qū)自發(fā)為樓市“打退燒針”,政策也進行了針對性的“微調”。3月底以來,蘇州、上海、深圳、南京、廊坊等地相繼加入“滅火隊”大營,約束性政策如疾風驟雨般落到了中國樓市最為高熱的地區(qū)。如蘇州對商品房實施限價;上海、深圳抬高首付比例和限購門檻;河北廊坊發(fā)文,對環(huán)京區(qū)域的三河、大廠、香河、固安四地實施限購。樓市開始平復。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指出,很多一線和二線城市擔心房價過快上漲,開始出臺限制性措施。未來一年房地產的價格上漲不會像過去一年那么快。中國老百姓“買漲不買跌”,待房地產價格穩(wěn)定以后,交易量也會放緩。 既要去庫存又要去虛火,看似矛盾的政策要求源于房地產在中國經濟中的特殊地位。一方面,房地產事關上下游數十個產業(yè),是實體經濟“穩(wěn)定器”,另一方面,房地產還涉及數萬億元人民幣的貸款規(guī)模,是金融穩(wěn)定的安全閥。但是過熱的房地產所產生的資金吸附效應,又導致“如果不為其降溫,實體經濟會反過來受到擠壓”的情況發(fā)生。 在這種情況下,“潑冷水”和“吹暖風”就在同一時間出現在不同的城市中。如沈陽、長沙等部分城市庫存壓力依然嚴峻,政府通過提高貸款額度、給予財政補貼等措施刺激需求釋放,鼓勵庫存消化。這讓中國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第一次出現打壓與托舉并存的狀況,樓市政策真正走上差別化調控之路。 “房地產市場太冷、太熱都不好”,中國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玨林對記者表示,保持房地產市場的穩(wěn)健是為經濟的穩(wěn)定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好的環(huán)境。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臨汾金融網 ( 晉ICP備15007433號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