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全球經濟會更好還是更糟?比起經濟學家的眾說紛紜,也許股市暴跌熔斷給人的即視感來得更真切、更具體,似乎全年的經濟走勢就這樣被一錘定音。但其實,一個更長期、更理性的真相被忽視了。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日播發(fā)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的文章說,以購買力平價衡量,自1946年以來,世界經濟每年都在增長,包括全球金融危機爆發(fā)后的2009年。即便在1900年至1946年這段歷經大蕭條與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時期,也只有九個年頭沒有增長。 盡管如此,總有一些悲觀的經濟學家一次次提出令人沮喪的理論,“經濟崩潰論”“經濟停滯論”“經濟滯脹論”“經濟增長極限論”等悲觀聲音不時涌現(xiàn),比如人口增長早晚會突破地球資源的極限,比如石油等不可再生資源早晚要枯竭。這些悲觀圖景盡管至今都沒成真,但仍是人人頭上懸著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仿佛隨時伺機毀滅人類文明。 然而,正是對災難的本能恐懼,讓人能遠離災難;仡櫲祟悮v史,辦法一直要比問題多。這既包括科技進步帶來的生產力發(fā)展,也包括體制機制改革對生產關系的理順。 從全球范圍來看,自1900年以來,年均產出增速僅略超3%。這種增速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眼里,不過是“新平庸”的水平。即便如此,長達百年的跬步累積,還是讓全球產出增長了逾30倍。 在中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不到40年的時間徹底告別了短缺經濟時代,絕大多數商品和服務呈現(xiàn)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的局面,經濟總量從改革開放初期的第10位升至第2位,特別是越來越多領域的科技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探月和深海探測工程被人們形象地稱為“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盡管各種風險依然存在,但幾乎可以肯定,2016年全球經濟仍將實現(xiàn)增長。正如世界銀行在新年第一期《全球經濟展望》中預測,2016年全球經濟將增長2.9%,較2015年的2.4%有所上升。即便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至7%,經濟增量也相當于土耳其同期經濟總量。 對于全球經濟,我們需要冷靜、耐心和智慧。只要世界依然和平,2016年即便是全球經濟增速“平庸”的一年,也將是值得驕傲、富有成果的一年。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臨汾金融網
( 晉ICP備15007433號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