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層很久沒像現(xiàn)在這樣頻繁提及房地產了。 11月10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jīng)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提出要化解房地產庫存,促進房地產持續(xù)健康發(fā)展。這是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首次對于房地產庫存表態(tài)。緊接著第二天,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其中也提出,要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帶動住房、家電等消費。 中央密集發(fā)聲的背后,是否意味著房地產政策調整窗口已經(jīng)開啟?房地產市場形勢尤其是積壓的庫存量,究竟到了一個怎樣的關口?11月12日,界面新聞記者在民生銀行和全聯(lián)房地產商會聯(lián)合舉辦的不動產金融年會上見到了任志強。在這個關鍵時點上,任志強發(fā)表了一個題為《房地產的風險管理》的演講。 講慣了真話的任志強,如何看待當前的形勢?界面新聞根據(jù)錄音整理出以下15條干貨,未經(jīng)當事人審閱: 1.中央是否會有一些具體的措施落實,還不知道,但至少提示我們應該重新認識房地產市場了。房地產從來都是中國經(jīng)濟的支柱產業(yè),沒有例外。建國以來的歷次經(jīng)濟波動的時候都是依賴于基礎設施建設,或者說與房地產相關的行業(yè)。 2.今年的基礎設施投資額是下降的。地方政府沒錢,中央計劃給地方政府劃撥的一兩萬億的額度不得不收回去,就是因為地方政府拿不出配套的錢。拿不出30%或50%的配套資金,也就花不了中央的錢。 3.地方政府的財政支撐完全依靠于稅、費和土地出讓金,所以要利用房地產市場。開發(fā)商的土地購置已經(jīng)連續(xù)兩年出現(xiàn)負增長了。最近連續(xù)兩個月出現(xiàn)-33%以上。最高的時候,一年的土地出讓收入在四萬億以上,今年估計不到三萬億,25%-30%的降幅。北京、上海等幾個核心城市除外。更多城市的土地是賣不出去。 4.全國18萬億-24萬億地方債里,50%以上是與土地出讓收益相關的。賣不了土地就還不了債,還不了債就沒錢干活。 5.其實,所有銀行的壞賬里,房地產的壞賬率是最低的,鋼鐵等行業(yè)是最高的。但即便如此,房地產還是難以獲得合理的貸款,因為巨大的庫存讓銀行存在疑慮,認為房地產市場不良。 6.這一輪調整已有五次的降息和下調準備金率。利率下降導致消費者的可支付能力提高。高利息的時候,開發(fā)商即便不漲價,房子也相當于漲價了。低利息的時候開發(fā)商不降價,也相當于降價了。 7.中國的PPI指數(shù)(生產價格指數(shù))已經(jīng)連續(xù)44個月出現(xiàn)負增長,中國此前PPI連續(xù)下降最多29個月,現(xiàn)在是44個月,歷史上還沒有這么慘的時候。 8.2012年新一屆政府出臺的一些政策,本來想調控2013年的價格上漲,結果在2014年發(fā)揮作用。2014年比2013年少賣了9000萬平方米。 9.2008年的時候,政策出來后馬上出現(xiàn)房價暴漲,原因是沒有庫存。去年我說今年不會出現(xiàn)價格暴漲,原因是目前有了大量的庫存。一年之內我們的庫存不僅沒有消化掉,反而增加了1800萬平方米,現(xiàn)在總的庫存量已經(jīng)達到6.8億平方米。這種勢頭還在繼續(xù),有可能會超過7億平方米。 10.7億平方米庫存里,有4億多是住宅。相比于每年的銷售量,這點庫存不大,但是有2億多接近3億平方米是寫字樓和商場,這部分庫存和每年的消化量之比大概是1:1,以這個速度很難消化庫存。 11.我們還有70億平方米的開工量,其中40多億平方米是住宅,每年大概竣工10億平方米,今年竣工8億多平方米,和銷售量差不多。相比之下,每年有3億多平方米寫字樓和商場竣工,但是一年賣不出去這么多寫字樓和商鋪。 12.企業(yè)應該好好算一算,如果庫存超過了企業(yè)總資產的30-40%,那就說明很危險了;如果到了50-60%,那就非常危險;如果到了70-80%,那企業(yè)基本上就死了。 13.有人說二孩可能對房地產市場有所拉動。每年大概有300萬左右的嬰兒新出生,其中只有一半在城市,影響不大。如果孩子的戶籍能夠在出生地注冊的話,才可能對住房市場產生影響,因為這意味著會有更多的家庭進入城市。 14.城市的產業(yè)結構和人口結構的變化,也會影響到市場,比如深圳,新一輪的互聯(lián)網(wǎng)浪潮使得深圳的就業(yè)人口的層次大大提高,很多年輕的高知識水平的人進入深圳,房價也就漲起來了。 15.今年北京二手房交易量是一手房的三倍。二手房交易可以帶動一手房。今年北京豪宅市場賣得不錯,為什么1000萬以上的房子賣得這么好,很可能的原因是很多人把舊房子賣了。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臨汾金融網(wǎng) ( 晉ICP備15007433號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